一串串亮眼數字,一項項領先指標,展現著過往的喜人成就——2023年4月,市社科聯被評為全省社科普及周先進單位;2022年,我市3篇優(yōu)秀成果獲得河南省社科普及與應用優(yōu)秀成果(調研報告類)一等獎,獲獎數量與鄭州市并列全省第一;近年來設計規(guī)劃課題733項,完成結項報告1455項;打造“社科知識大篷車進基層”“社科在線講堂”特色品牌,扎實開展社科宣傳普及工作;有力有效建設專家隊伍,建成學科齊全的社科專家?guī)?,并推薦青年社科專家進入市委理論宣講團,參加宣講近500場次;著力推動《沙澧論壇》雜志辦刊質量提升,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展示全市社科成果……
市社科聯第五次代表大會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社科聯、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指導下,市社科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fā)揮“橋梁紐帶、組織協調、咨詢服務、宣傳普及”職能作用,團結帶領全市廣大社科工作者奮力推進各項工作,圓滿完成了市社科聯第五次代表大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為推動全面建設現代化漯河提供了理論支持和智力支撐。
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推動理論武裝走深走實取得新成效。近年來,市社科聯始終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持續(xù)深化學習研討,先后組織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和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漯河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等學習研討會20多次,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引導全市社科工作者學習研究《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著作選讀》等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不斷強化理論武裝。積極組織解讀闡釋。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市委七屆、八屆全會精神,組織全市社科理論專家撰寫解讀文章,舉辦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及建黨百年等征文活動20余次,許多優(yōu)秀理論文章在《漯河日報》《沙澧論壇》上刊發(fā)。廣泛開展宣傳宣講。圍繞每年確定的理論學習宣傳重點,組成社科理論宣講團,針對農村、學校、企業(yè)等撰寫高質量宣講文稿,深入基層宣講黨的理論,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強化互聯網思維。用好“漯河社科”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刊載轉發(fā)有關文章(視頻)3000多篇(個)。
堅持主動作為,社科智庫服務作用發(fā)揮明顯。市社科聯把圍繞全市重大現實問題和工作大局開展資政研究作為社科聯工作的重點,組織和引導社科工作者把研究回答重大現實問題作為主攻方向,服務黨委、政府的智囊團和思想庫作用進一步發(fā)揮。課題調研緊貼實際,堅持每年圍繞理論應用、全市重大現實問題及現實生活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和群眾關心的問題選題,推動課題研究服務形勢任務,體現課題的社會性和群眾性,使課題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資政輔政有力有效,堅持立足漯河實際,每年確定重點研究課題10個至15個,組織有關部門、重點聯系單位和社科工作者開展調查研究,形成具有應用價值的重點調研成果,為市委、市政府決策的實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沙澧論壇》雜志辦刊質量顯著提升,聽取專家辦刊意見,重新定位辦刊宗旨,緊跟中央、省委和市委重要會議、重要部署,不斷優(yōu)化欄目設置,加大征稿、約稿力度,擴大社科研究成果選登數量,實效性、價值性、可讀性不斷增強。
堅持整合資源,社科宣傳普及工作扎實開展。市社科聯堅持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宣傳與社科知識普及相結合,努力開展豐富多彩的社科普及活動,突出打造特色品牌,把“社科知識大篷車進基層”“社科在線講堂”作為全市社科普及品牌,辦出特色。各會員單位自發(fā)開展活動,市屬高校、學會、協會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貼近群眾開展社科普及和學術研討活動。漯河職院組織了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大學生就業(yè)論壇;漯河醫(yī)專組織了大學生心理疏導講座、消防安全知識講座;漯河食品職業(yè)學院組織了“紅色講壇”,舉辦“延安抗大的精神”培訓班。堅持舉行“社科普及周”活動,每年9月上旬啟動全市社科普及周活動,動員組織全市社科界力量,采取公益講座、展板宣傳、專家講堂等形式,集中宣講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宣傳普及建黨10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及全省、全市經濟社會轉型發(fā)展中取得的新成就、新經驗。講座論壇活動影響力不斷增強,持續(xù)辦好“沙澧講堂”“漯河哲學社會科學論壇”等,積極承辦全省社科聯系統協作會,高質量辦會、高水平服務,充分展示了漯河形象。社科普及基地發(fā)展跨上新臺階,開展社科普及基地建設評選活動,命名15家市級社科普及基地。許慎文化園、賈湖遺址、市博物館、市城市展示館被命名為“河南省社會科學普及示范基地”,小商橋景區(qū)、中州抗戰(zhàn)紀念館等14個基地被命名為省級社科普及基地。各社科普及基地結合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普及教育活動,并探索運用實景演出、VR體驗等創(chuàng)新方式促進游客參與互動,吸引力、影響力不斷增強。
堅持強基固本,社科事業(yè)發(fā)展保障得到新強化。市社科聯不斷加強能力建設、作風建設,為提升社科工作水平、繁榮社科事業(yè)提供了有力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成效顯著,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切實扛起主體責任,管黨治黨措施得力,積極創(chuàng)建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黨組織,注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不斷提高機關工作效能。堅決落實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加強對所屬學會管理,召開學會工作座談會,堅持學術活動報批制度,嚴格管控研討會、論壇、講座等,堅決不給錯誤言論提供任何傳播渠道;用好“漯河社科”微信公眾號,打造精品欄目,主動設置議題、提出話題,放大正面聲音,凝聚社會共識。專家隊伍建設有力有效,高度重視社科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大對全市社科人才的培養(yǎng)、選拔、激勵力度,建成學科齊全的社科專家?guī)?,每年組織推薦社科專家申報全省社科課題。做足“聯”字文章,制定下發(fā)《漯河市學會(協會、研究會)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加強對學會(協會、研究會)等社科陣地的管理,加強與市直部門、高校、黨校、學會(協會、研究會)和社科普及基地的聯系,廣泛聽取社科工作者的意見和建議,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不斷增強社科聯的凝聚力、感召力、影響力。
回首方知行漸遠,登高振奮再向前。
在全市上下認真落實市委八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建設現代化食品名城、創(chuàng)新之城、幸福之城,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漯河實踐的重要時刻,市社科聯第六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選舉出市社科聯第六屆委員會和主席團。
大會確定了今后五年全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全會精神和全省、全市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fā)展道路,不斷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凝聚廣大社科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動員全市社科界在推動全市社科工作高質量發(fā)展上展現新作為,奮力譜寫漯河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發(fā)展新篇章,為全面推進現代化漯河“三城”建設、奮力書寫“兩個確保”漯河精彩答卷作出新的貢獻。
發(fā)揮社科界“思想庫”“智囊團”作用,以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做好全市社科研究課題規(guī)劃工作,組織展開深入調研,用心用情用力拿出精品力作;組織社科專家學者圍繞漯河“三城”建設等工作,圍繞全市人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集中力量聯合攻關,努力推出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成果,更好推動我市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推動建設一批集教育培訓、社科普及、宣傳展示等功能于一體的社科普及平臺設施,充分利用社科講堂、“社科知識大篷車進基層”、社科普及基地等平臺,講好新時代漯河出彩故事,持續(xù)繁榮社科普及作品創(chuàng)作,形成“互聯網+社科工作”新格局。
繼續(xù)推進社科專家?guī)旖ㄔO,推動漯河社科研究和社科工作走出去,建立健全以成果質量為導向的學術評價體系,不斷提升工作水平和機關效能,形成社科資源優(yōu)化融合的“大社科”工作格局。
奮進新征程,展現新作為。市社科聯第六次代表大會的召開,為全市社科工作者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鼓足了干勁。“未來五年既是繁榮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難得的機遇,也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任務最艱巨、最繁重、最有作為的時期。我們新一屆委員會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盡職盡責,在政治站位上再提高、在工作創(chuàng)新上再加力、在服務大局上再突破、在自身建設上再完善,努力開創(chuàng)我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新局面,為推進現代化漯河‘三城’建設、奮力書寫‘兩個確保’漯河精彩答卷作出新的貢獻。”市社科聯主席甘信奎信心滿滿地說。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